今年春节档,一部《流浪地球》点燃了国人对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热情。记者获悉,全新科幻小说《未来星球2049》“五一”起在当当网预售,短短几天就跻身“当当青春文学排行榜”前列,各界反响热烈。同名科幻电影也在积极筹拍中。
小说作者张文武是宁波人,他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团队负责人、中国特种加工学会副理事长。一位会写小说、会音乐创作的科学家,是不是很酷?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科学家写的科幻小说
2042年,中国科学家萧逸群参与设计的中国暗物质探测装置“慧眼”建成,中国代表全人类向宇宙发出问候。国际航天产业巨头黑贝公司总裁布莱克野心勃勃,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率先接触外星人,成为太阳系之王。仙女座星系上的盟星王国公主美乐蒂破解了人类发出的信息,与黑萨伊将军率领舰队前往地月空间考察……
《未来星球2049》以中国航天和火星开拓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与星际文明的惊险冲突,通过充满奇趣和想象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代科技奇侠的形象,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直流光、智能涟漪等科幻前沿概念,极具科普意义。
20年前,张文武的长篇科幻小说《地球母亲的节日》出炉。在书中,他预言了未来智能能量场多维制造的威力。和其他很多科幻文学作者不同,张文武的科幻小说基于他对深奥的科学问题的思考。
1987年,张文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精密机械精密仪器专业,1992年进入原航天部一院十三所工作,一边攻读该所的研究生。他创作《地球母亲的节日》的冲动来自当年去酒泉基地实习的一个月,在那里他目睹了老师和同事们的事迹。
张文武告诉记者:“中国探月计划(921计划)于1992年启动,那时去酒泉特别不容易,坐了整整60个小时火车,然后又在戈壁上辗转八九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生活和工作条件更是简陋。即便如此,老一辈航天人奋战在荒漠里,甚至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要反映这种航天精神,让它通过科幻文学走入大众的内心。”
张文武有记科研笔记的习惯,除了记录,还有他对科研创新的各种前沿思考,这些都成了他创作科幻小说的素材。如今他已经有50多本科研笔记,每一本的名字都叫“走向理想”。“有感想就随手记下来,成习惯了。一个目标,坚持下来,就慢慢接近实现了。智能能量场制造的梦想就这样变成了现实。”
1998年,张文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为该公司全球研发中心激光微纳米制造的核心专家。经过多年努力,他发起了智能能量场制造国际论坛,出版了该领域第一本专著。2012年,张文武回国后加入中科院宁波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注于智能能量场制造的国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短短6年间申请发明专利120余项。
将人文情怀融入科学探索
“2043年,火龙球世界杯赛在阳明故里、世界名都中国宁波举行。”故事开篇,发生地就在宁波。虽是科幻小说,但里面很多美好的实物和人物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母校楚寨中学、许昌高中、中国科大,老家河南许昌、长葛,现在的宁波……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张文武透露,这次上榜的《未来星球2049》是20年前小说《地球母亲的节日》的升级版,60%—70%的人物不同于前作,直接服务于科幻电影的拍摄。“之前的人物刻画我自己都不满意,读起来像论文。新小说更注重故事情节的连贯性、逻辑性和人物内心的描写。”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女儿刚好10岁,错过了她的生日,让我很歉疚。于是,我以女儿为原型塑造了盟星公主美乐蒂,她们的名字和爱好都很接近。美乐蒂喜欢小动物,喜欢许昌的冰糖葫芦,喜欢大峡谷等,10岁生日那天她来到地球。”
《未来星球2049》将被拍成科幻大片,“我希望中国的科幻电影能达到新的境界,这就需要在人文方面多思考、多探索。这部小说就在思考宇宙的高级文明应该是怎样的,人类文明该如何进化,如何避免科技高速发展可能导致的灾难等问题。”张文武说。
多年前张文武就提出了宇宙共同体的概念,这体现在“地球母亲的节日”这个温馨而有深意的创意里。小说提到,当人类能够走出太阳系,每隔12年,散居星空的人们会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铭记和平的来之不易。高级外星文明应该是和合文明,而不是商业文明和弱肉强食。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也必须向和合文明迈进。
谈及为何要在繁忙的科研之余创作科幻小说,张文武说:“科技创新需要奔放洒脱的思维,文学和音乐是科技创新很好的助燃剂。科技人员有义务做些科普工作。我希望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入到我国的科幻小说和影视创作中。”
记者 陈晓旻
(原文发布于2019年5月7日《宁波晚报》第16版)
【原文链接】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19-05/07/content_1164110.htm?div=-1